九游的游戏是官方正版

广东女孩邹宜均:因30万被母亲强送精神病院,后来剃度出家做慈善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2:45    点击次数:62

做爸爸妈妈的,不光是孩子的模仿对象,还得给孩子的人生指路,不过呢,并不是每位爸妈都能当好这个人生导师。

要是爸妈只想着自己,硬是把好好的孩子送进精神病医院,对孩子用上那种正常人想不通的“治疗方法”,让孩子平白无故受苦,这样的爸妈还算啥爸妈呀?

十多年前,邹宜均的妈妈和亲哥哥打起了她财产的主意,硬是把她送进了精神病院两次,不让她自由出入。

离开医院后,邹宜均鼓起勇气向法院告状,并果断地和家人划清了界限,之后她选择伴着佛灯,四处游历修行。

看看邹宜均的情况,真是让人见识到亲情里也有那么不堪的一面,人性中竟然也有这么让人瞧不起的地方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
【01、成长经历】

邹宜均是在广东惠州出生的,家里总共有四个孩子,她是最小的那一个。

在她长大的那会儿,男孩受宠女孩受冷落的事儿挺常见,特别是在那些不太富裕的地方,这种情况更是显而易见。

爸妈特别盼望她能是个儿子,但邹宜均出生后,他们的希望落了空。因此,这个本该在爱里长大的小姑娘,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,小心翼翼地生活。

邹宜均活得特别谨慎,总是抢着干那些又苦又累的农活,想尽办法让父母高兴,拼命学习,就希望能用好成绩换来父母的一句赞扬,但一次又一次,现实总是让她心灰意冷。

爸妈对她的成绩根本不当回事,觉得那都是应该的。他们心里头就认为,女孩迟早要出嫁,就是“往外泼的水”,女孩的身份在邹宜均这儿,好像天生就是个错。

邹宜均和她的兄弟姐妹们从小在爸妈的严格管教下长大,凡事都得拼尽全力做到顶尖。爸爸在家里最有话语权,而妈妈脾气倔强,不让孩子们有自己的小主意。

只要有点不服从,就会遭到一顿暴打。邹宜均的哥哥被老爸硬逼着改了大学志愿,而邹宜均的姐姐呢,也因为老爸的偏见,硬是和心爱的人分了手。

大家都说硬摘的果子不好吃,但邹宜均的父母却不这么看,他们一门心思只要孩子听话,孩子的想法他们根本不在乎。邹宜均就是在这样一个缺少温暖的环境中慢慢长大的。

就算这样,邹宜均还是长成了一个脾气好、文静又好看的姑娘,家里的情况不太好但并没有让她失去希望。

18岁那年,她凭借出色的成绩考入了华南师范大学的经济管理专业,这下不仅摆脱了压抑的家庭环境,还邂逅了一段美好的恋情。

有空的时候,邹宜均就爱去帮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,她觉得自己吃过苦,就想让别人少受点罪。

邹宜均明白,自己小时候过得不容易这事儿已经没法改了,但她觉得能去帮帮其他小朋友,让他们过得暖和点儿。

满怀憧憬的邹宜均此刻怎会料到,一场蓄谋已久的巨大灾难正悄悄向她逼近。

【02、噩梦开端】

2005年,对邹宜均来说,是她人生轨迹转折的一年。

平时总是强硬的老爸得了肺癌,躺在床上喘着粗气,艰难地呼吸着。邹宜均瞅瞅病床上的父亲,心里猛地一惊,没想到,那个曾经严厉无比的父亲,现在竟然变得这么衰老。

在客家人的老规矩里,如果家里有亲人病了,大家会想着办喜事来冲冲喜。正因为这样,我妈想让邹宜均赶紧结婚,这次叫她回来也是为了这事儿。

每个女生都曾幻想过穿上婚纱的那天。邹宜均心里犯嘀咕,难道就因为这些老观念,就得这么草率地把自己的终身大事给定了?

可妈妈却说:“你得赶紧成个家,这是老规矩了。日子一天天过去,家里就剩你没嫁了,别当那不听话的孩子。”

妈妈实在太固执,邹宜均没办法,只好听了妈妈的话,跟未婚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。

这段匆忙结成的婚姻,结果可想而知,不会太美满。两个人在观念、性格上的巨大不同,慢慢都显现出来了,让彼此都感到很难受,争吵也成了生活里的常事。

办喜事想给父亲冲冲喜,但没啥用,没多久父亲就走了,家里失去了主心骨。奇怪的是,邹宜均发现自己心里并不怎么伤心。

这段草率的婚礼是因一个老旧的迷信而起,最后因家里人的离开而告终,爸爸的去世更是让这段本就不牢靠的婚姻雪上加霜。

邹宜均原本以为自己的日子就这么将就过了,可没想到,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竟然撞见了老公出轨的铁证,这事儿就像晴天霹雳,成了让她彻底崩溃的导火索。

遭遇了生活和感情上的诸多不如意,邹宜均终于狠下心要解决这些麻烦。经过一番商量,邹宜均跟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,给这段仅仅维持了47天的婚姻画上了句号。

老公给了她30万算作补偿,两人算是和平分手,给这段婚姻生活做了个了结。

爸爸给邹宜均留了一套房子,再加上那30万的赔偿款,按理说,邹宜均本该能过上安稳的日子。

不过,这套房子和那30万块钱却引来了别人的眼红,而且这些人不是别人,恰恰是邹宜均的亲妈和亲哥。

邹宜均想拿出一笔钱来做善事,可母亲却大惑不解,硬是把钱扣住不给,两人因此闹起了别扭。

“我辛辛苦苦怀你十个月生下你,这些钱给我当孝顺钱不是挺应该的吗?”母亲感到很吃惊。她怎么想也没想到,邹宜均竟然会这么不听她的话。

邹宜均话说得很坚决:“我会好好孝顺你,肯定孝顺你,但你不能拿着我的钱逼我孝顺。”

结果,邹宜均这难得的一次“叛逆”行为,让母亲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。

妈妈觉得邹宜均在外面读书这几年变得不正常了,像是疯了一样,都是因为自己管得少了。她想着,要是把邹宜均送去“治疗”,说不定就能让她变回以前那个听话的好孩子。

而且,眼瞅着自己儿子就要结婚过日子,比起邹宜均,他更急着用这房子和那30万。邹宜均压根没想到,就在这个时候,她身边的一个亲人已经悄悄打起了坏主意。

【03、无妄之灾】

2006年10月的时候,邹宜均和她哥哥正在去给老爸上坟的路上,突然间,几个说自己是警察的陌生人把他们给拦住了,还威胁他们。

在争斗中,邹宜均被人打了针,硬是被架上车,最后给送到了广州白云心理医院。

当那事发生的时候,邹宜均的哥哥一脸冷漠,就站在旁边,看着几个大块头把妹妹制得动弹不得。

邹宜均对哥哥的无动于衷感到十分意外,但她没来得及多想,药物的作用很快就让她失去了知觉。

就算在医院睁开眼,单纯的邹宜均还以为这只是场小插曲,可她却做梦也没想到:

妈妈和哥哥直接告诉她,她情绪不稳定,还有自杀的想法,得去看医生。他们还写了一份文件给医院,说除了家里人,不让别人去看她。

一般来说,在精神病院里,家属不让病人见外人挺常见的。不过呢,要是病人病情挺重,医院就会建议家属找专人看护。

看邹宜均现在的情况,其实并不需要专门有人时刻看着,但她家人还是要求得有人24小时陪着,这确实有点奇怪。

让人纳闷的是,医院里的每一个人当时都没说起这事儿,反倒是默契地给邹宜均用了最好的看护方式,“留在医院继续治疗”。

结果,邹宜均的家人给她起了个假名“韩丽”,硬是把一个精神正常的人送进了精神病医院去“看病”,而她妈妈也就这么接手了她女儿名下的全部财产。

突然间,她遭遇了飞来横祸,被陌生人硬拽走,家人就在旁边却冷漠地看着。到了精神病院,不管她怎么辩解和反抗,家人和那些“医生”都硬说她有病,硬要把她留在医院里治疗,这一切都来得太快了。

这个女孩心里受了多大的委屈,感到多么迷茫和害怕,真是让人心疼。

在那家封闭的心理医院,不管她怎么解释和呼救,医生和护士都不理睬,硬逼着她吃下好多药,时不时还让她接受电疗。

要是邹宜均像个“精神病患者”那样,不按照要求做,想要逃跑,她就会受到惩罚,就像她小时候不听爸妈的话会被处罚一样。

在这段时间里,邹宜均说的那些看似“胡说八道”的话,在医护人员看来其实都挺正常的,因为大多数精神病患者都会坚称自己没病嘛。

从最初的据理力争,到后来渐渐心灰意冷,邹宜均把满心的愤怒和委屈都憋在心里,静静地盼着转机的到来。

在那段不见天日的艰难时期过后,邹宜均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,赶紧给她的好友、律师黄雪涛打了个求助电话。

黄雪涛火急火燎赶到医院,却被挡在了外面。没办法,她只好找媒体帮忙,想让大家讨论讨论,给医院点压力。经过一番折腾,事情这才有了点进展。

2006年10月26号那天,邹宜均和家人一起离开了医院,但她没直接回家,反而是被妈妈又一次骗到了中山埠湖医院。

刚从险境脱身,又陷恶窝,邹宜均使劲挣扎,结果换来的却是比之前更凶狠的对待。

在那个地方,一间屋里挤着十几个人,男女都有,生活起居全在一起,一点隐私都没有。妈妈还特地给她找了个看护,盯着她更紧了。

“我觉得自己活得没脸没皮,活着还不如死了。”邹宜均后来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这么说,字字含泪,悲痛欲绝。

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,邹宜均总算是看清了家人的真实嘴脸,不再对家里的那份情有所期待了。

邹宜均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:我绝不能罢休,我得逃出去,把他们的真面目公之于众,上法院告他们一状。

要想再像上次那样偷偷摸摸地监视24小时可不容易了,所以邹宜均就装得很听话,让吃啥药就吃啥药,让咋治疗就咋治疗,这样一来,周围的人慢慢就不再那么提防她了。

过了好几个月,邹宜均瞅准看护没注意的机会,赶紧拿起电话,又给她的朋友黄雪涛律师打了个电话。

这回,她总算是挣脱了医院的束缚,并且铁了心,要用法律来保护自己,为自己讨回公道。

【04、对簿公堂】

虽然正义来得可能慢点,但它肯定会来。于是,邹宜均一逃出来,就立刻把妈妈、哥哥还有那个精神病院告上了法院,说他们非法关着自己,还滥用法律手段对付她。

开庭那天,邹宜均拿出的证据让大家大吃一惊,谁也没想到真有人会为了钱,把健康的女儿送进精神病院。

面对确凿的证据,母亲和哥哥找来的律师没法反驳,医院那边也是哑口无言。

怎么让别人相信自己精神没问题呢?

这事儿挺纠结的,就像是个自相矛盾的说法,因为精神病患者干的任何事情,都能拿“病得不轻”来当理由。

一个人要是明明好好的,却被关进精神病院,被打上“疯子”的记号,那他就很难再出去了。之后,他不管做什么,在别人眼里都会先被认为是“疯子”的行为。

要是医生没说你已经“完全好了”,那这么做就没啥用处。

邹宜均碰到了这么个难题,那时候,她一个劲儿地向每位医生和护士说明,自己好端端的,是被人强行送进来的,但压根儿没人理睬她。

经历了人权受侵、重重困难的邹宜均,最终在法庭上拿出了一堆证据,证明自己是个能完全为自己做主的正常人,根本不是什么精神病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!

有人问邹宜均为啥要这么做,她回答说:

我想帮帮那些跟我有相似遭遇的人,让他们得到重视。我做得到的事,你们也能做到,记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。我得提醒大家提高警惕,别让这样的惨事再发生了。

出乎大家意料的是,邹宜均只跟妈妈要了1万块钱,说是当作精神安慰,还希望妈妈能道个歉。

黄雪涛律师,作为她的代表,讲道:“这索赔其实没啥实质意义,主要就是想通过打官司,让法律能给个痛快话,好让邹宜均别再害怕被强行送进去治疗了。”

要是没打官司或者官司打输了,她家人可能还是会随时把她送进精神病院。要是精神病强制治疗不用合适的法律手段管管,咱们任何人都有可能会碰上这种倒霉事。

很明显,邹宜均经历了这样的伤害后,肯定不会原谅这样的家人了。走出法庭那一刻,她决定和母亲、哥哥断绝来往。

这么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,居然被自己家里人给伤得这么深,真是让人心疼。

心如死灰的邹宜均最终选择了剃发为尼,她想用信仰的力量来治愈内心的创伤,这场让人感叹不已的伤心事,就这样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了。

【05、小结】

出院后没多久,邹宜均就动手写了一篇名叫《我在精神病院的那些日子》的文章,把在医院里的所有经历都讲了出来。

而且,为了不让更多人经历她那样的痛苦,邹宜均写了本叫《精神卫生独立报告》的书,她用自己的故事推动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》的实施。这样一来,许多像她一样被随便扣上“精神病”帽子的人看到了曙光,也维护了自己的正当权益。

在上海,有个叫徐为的人,在精神病院呆了快10年了,他试过逃跑,但逃出去的那天就被找回来了。

黄雪涛律师请了上海的杨卫华律师帮忙,理由是徐为的人身自由被侵犯了,所以他们打算把徐为所在的精神病院和他哥哥(徐为的监护人)告上法庭。

因为徐为是在2013年5月6日提起的诉讼,那天刚好是《精神卫生法》开始实行的第6天,所以大家都把徐为的这个案子叫做“精神卫生法第一案”。

而且,在邹宜均的事情之前,因为那时候咱们国家对精神病的定义不太清楚,很多人因为和周围人有矛盾,就被他们以精神有问题的理由,送进了精神病院去“看病”。

江苏南通的朱金红碰上了一件奇葩事,她妈妈唐美兰因为她有三套房子,竟然强行把她带到精神病院,想让医院判定朱金红“不能自理”,好把女儿的房子都管到自己手里。

对着摄像机,唐美兰坚持说朱金红精神有问题,尽管她拿不出啥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朱金红真的病了。这事儿听起来太吓人,跟邹宜均的经历简直一模一样!

2007年的时候,邹宜均在湖北选择当了和尚,起了个法名叫果实,他盼着能通过信仰让自己心里好受点,不再受家里人那些事儿的折磨。

从那以后,邹宜均就一个人过日子了,像鸟儿飞进了森林,终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自由。

现在,她已经遁入空门,四处游历,到处传播佛教知识。在推广佛法的路上,邹宜均还不忘呼吁大家重视那些被人误判为精神病、被强行送入医院等让人担忧的社会问题。

我现在重新开始做之前家里人拼命阻拦的那项公益活动,就是去福利院,用我的爱去关怀那些被亲爸妈丢下的小朋友们。

要是家里没法给你温情,那法律至少能帮你结束苦楚,让坏人得到惩罚。愿邹宜均以后的日子平安快乐,能在她的信仰和善心中找到平静。

《邹宜均穿僧衣上法庭,起诉被精神病院强行扣留》

3、检察日报报道,“邹宜均事件”让大家开始讨论起精神卫生立法的事儿。

#春季图文激励计划#



友情链接: